藏地佳话传千年。11月8日晚,《文成公主》藏文化大型史诗剧第八季在拉萨圆满收官。受冲击6月启幕 加演一周。6月1日晚,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在拉萨文成公主剧场进行了2020年的首场演出。《文成公主》讲述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故事。 古树是一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有着重要的生态、景观、科研及经济价值,反应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文明程度。东城区作为北京文物古迹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街头巷尾更是古树遍立。它们穿过漫长的岁月,经历着时序的更替,记录着风物的变迁,淬炼成历史文化的特有标志。这些古都中的活化石,一旦死亡就无法再现,因此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工作成为了东城区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维护古都风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东城区园林绿化局积极制定“一树一策”古树复壮方案,通过地上和地下生长环境改良、树洞修补、支撑加固、有害生物防治、树冠整理、围栏保护以及宣传标牌设置等措施,开展一系列精细化古树名木保护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西藏草原保护修复工作,近日,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在昆明共同举办了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 推进西藏草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西藏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学术研讨会。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西藏农牧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从事青藏高原草原研究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了会议。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西藏草原保护修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修复治理技术、高寒草原鼠害防控技术、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等进行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西藏草原类型丰富、草原面积广阔、草原生态区位重要,是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的重要阵地,高位推动、全面开展西藏草原保护修复,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林草兴则生态兴”理念的具体实践,常态化开展西藏草原保护修复学术研讨,聚智汇力,对西藏草原保护修复提供科技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在西藏自治区八宿县境内的大峡谷,汹涌奔腾的怒江川流不息,悬崖峭壁之间,川藏公路蜿蜒穿行。从八宿启程往芒康方向行进不久,便能欣赏到“两桥一墩”的奇景,过往司旅时常在新桥上驻足,惊叹于新老两座怒江大桥的雄伟。 1950年,新中国成立初始,十八军向西藏挺进。在没有一张完整地图、没有任何地质水文资料的情况下,11万军民经过4年的浴血奋战,以平均每公里牺牲一人的巨大代价,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筑成了进出西藏的“大动脉”——川藏公路。 2021年,我在森布日安置点看到,一座座藏式院落整齐划一,水、电、路、网络等设施齐全,还有学校、银行、商业街、温室大棚等配套设施。环境宜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人类逐步撤离藏北无人区,既是为了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更是书写了藏北无人区从“无人有人无人”的时代变迁。衷心祝愿双湖牧民群众像当年开发无人区一样,用勤劳双手再建设一个新家园,一定能够开启更加美好的新生活。(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
近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就上半年西藏全区经济运行情况举办新闻发布会。据悉,今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的困难局面,全区经济运行企稳回升,稳中有进。其中,就业形势稳中向好,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2万人,同比增长1.9%。 就业,一方面联系着亿万民众,一方面牵连着发展大局。正如全国人大代表、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余东说的,就业,关乎企业运营、宏观经济,同时也连着千家万户、民生冷暖,稳就业在经济发展中被摆在突出位置。 “对口支援开展以来,协助玉树州开展远程智慧医疗,以州人民医院为中心,上联青海省人民医院和北京天坛医院、北大医院、清华医院,下联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 当日,“福建黑、白瓷器和木偶艺术展”在西藏拉萨开幕,展会由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和福建省文物局主办,共展出黑、白瓷器134件(套),木偶114件(套)。此次展会持续一个月,在丰富西藏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持续推进闽藏文化交流。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的鲁朗镇,藏语意为“龙王谷”或“神仙居住的地方”,平均海拔3385米,田园秀美,山川壮丽,森林茂密。“乘马跳鞍”“海底捞月”“跑马拾哈达”……7月28日,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委、县政府主办的红原大草原雅克赛马季开幕。 今年上半年,西藏持续强化消费维权工作,通过12315平台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咨询1.9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50.29万元,消费者满意度稳步提升。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提供的数据,2021年度,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市消费者满意度分别位列全国42位、37位、36位。 双湖办事处成立时,下设色瓦、尼玛、查桑、荣玛4个区,共有14个乡,面积达1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万人,有牲畜70多万头(只)。 1988年那曲地区“撤区并乡”时,双湖的1区5乡划给了文部办事处,1993年8月双湖办事处改为双湖特别区,辖7个乡、31个行政村,仍为县级机构。不过,面积从18万平方公里变成了后来的12万平方公里。 当时,经过创业者三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双湖镇中心已有了一条笔直宽敞的水泥路,道路两旁还有漂亮的太阳能路灯和垃圾箱,党政办公楼、敬老院、职工活动中心、幼儿园、普若岗日宾馆、加油站等新建筑拔地而起,并建起了大型的太阳能光伏电站。
“一方面,就业援藏帮助西藏的高校毕业生实现了就业理想;另一方面,西藏学生也亲身体验到祖国的发展变化,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和西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副厅长达娃次仁说,就业援藏既缓解了西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 行走在日喀则市白朗县温室大棚,传统方式种植的黄瓜、番茄,挂满枝头;无土栽培的苦苣、茼蒿,青翠繁茂;高原罕见的车厘子、荔枝,晶莹剔透…… 河北省先后选派30名短期医疗人才开展“组团式”支援,捐赠多项急需设备、器材,帮助日土、札达两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乙”验收;协调唐山医学院校开设日土县村医培训班,搭建在线连接多家全国知名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对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定向帮扶,增派3名妇幼专业医师,并新增1150万元资金用于环境提升、手术室改造和医疗设备采购。 倾力打造日土羊绒品牌。坚持“统购统销、树立品牌”原则,将日土县打造成为“藏西北白绒山羊生产核心区”和“优质羊绒购销集散地”。精准测算、细化制订牧民收入增长计划。如今,日土羊绒(原绒)销售价格已从2019年的平均每斤90元提升到200元以上,惠及2100余户7600余牧民,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2022年以来,区社会和民族传统体育指导管理中心结合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要求,积极开展送体育培训下基层活动,将健身知识、运动技能送到基层一线。下一步,中心将大力开展体育进机关、社区、学校、部队、寺庙、农牧区志愿服务活动,传播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让更多人养成良好的科学健身习惯,不断提高干部群众的身体素质。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西藏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积极推进健康西藏战略,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强全民健身意识,推动体育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消防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不断推进消防宣传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近日,林芝市巴宜区森林消防中队联合林芝市儿童福利院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将暑期安全和消防宣传教育相结合,筑牢暑期安全防线。近日,共青团拉萨市委员会主办的,“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市少年宫2022年传承红色基因、体验警营生活、亲近大自然素质拓展暑期夏令营圆满结营。 河北省先后选派30名短期医疗人才开展“组团式”支援,捐赠多项急需设备、器材,帮助日土、札达两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乙”验收;协调唐山医学院校开设日土县村医培训班,搭建在线连接多家全国知名医院的远程会诊平台;对阿里地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定向帮扶,增派3名妇幼专业医师,并新增1150万元资金用于环境提升、手术室改造和医疗设备采购。 倾力打造日土羊绒品牌。坚持“统购统销、树立品牌”原则,将日土县打造成为“藏西北白绒山羊生产核心区”和“优质羊绒购销集散地”。精准测算、细化制订牧民收入增长计划。如今,日土羊绒(原绒)